公司产品系列

Product range

咨询热线:

13651783167

技术文章/ ARTICLE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日本SMC气缸的使用原理

日本SMC气缸的使用原理

更新时间:2020-05-14      浏览次数:476

因此,SMC气缸活塞杆3每次向右移动的总距离等于各个活塞行程量的总和。这里B孔始终与低压气源相通(0.05~0.1MPa),当A1~Ai孔排气时,在低压气的作用下,活塞会自动退回原位。各活塞的行程大小,可根据需要的总行程s按几何级数由小到大排列选取。设s=35mm,采用3个活塞,则各活塞的行程分别取α1=5mm;α2=10mm;α3=20mm.如s=31.5mm,可用6个活塞,则α1、α2、α3……α6分别设计为0.5、1、2、4、8、16mm,由这些数值组合起来,就可在0.5~31.5mm范围内得到0.5mm整数倍的任意输出位移量。而这里的α1、α2、α3……αi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不同数列,就可以得到各种所需数值的行程量。日本SMC气缸主要由导气头、缸体、活塞、活塞杆组成。这种气缸的缸体3连同缸盖6及导气头芯10被其他动力(如车床主轴)携带回转,活塞4及活塞杆1只能作往复直线运动,导气头体9外接管路,固定不动。
SMC气缸为增大其输出力采用两个活塞串联在一根活塞杆上,这样其输出力比单活塞也增大约一倍,且可减小气缸尺寸,导气头体与导气头芯因需相对转动,装有滚动轴承,并以研配间隙密封,应设油杯润滑以减少摩擦,避免烧损或卡死。
回转气缸主要用于机床夹具和线材卷曲等装置上。挠性气缸是以挠性软管作为缸筒的气缸。常用挠性气缸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挠性气缸,由活塞、活塞杆及挠性软管缸筒组成。一般都是单作用活塞气缸,活塞的回程靠其他外力。

日本SMC气缸的使用原理

的工作原理;滑动部分太短,易引起早期磨损和卡死。活塞的材质常用铝合金和铸铁,小型缸的活塞有黄铜制成的。SMC气缸活塞杆是气缸中重要的受力零件。通常使用高碳钢,表面经镀硬铬处理,或使用不锈钢,以防腐蚀,并提高密封圈的耐磨性。SMC气缸密封件:回转或往复运动处的部件密封称为动密封,静止件部分的密封称为静密封。
日本SMC气缸的选择:
1.类型的选择:根据工作要求和条件选择气缸的类型。要求气缸到达行程终端无冲击现象和撞击噪声选择缓冲气缸;要求重量轻应选轻型缸;要求安装空间窄且行程短选薄型缸;有横向负载可选带导杆气缸;要求制动精度高选锁紧气缸;不允许活塞杆旋转选具有杆不回转功能气缸;高温环境下需选用耐热缸;在有腐蚀环境选用耐腐蚀气缸。在有灰尘等恶劣环境需要活塞杆伸出端安装防尘罩。要求无污染时选用无给油或无油润滑气缸等。
2.安装形式:根据安装位置、使用目的等决定。一般情况下用固定式气缸。需要随工作机构连续回转时(如车床、磨床等)选用回转气缸。要求活塞杆除直线运动外,还需作圆弧摆动时选用轴销式气缸。有特殊要求时应选择相应的特殊气缸。
3.作用力的大小:即缸径的选择。根据负载力的大小来确定气缸输出的推力和拉力。一般均按外载荷理论平衡条件所需气缸作用力,根据不同速度选择不同的负载率,使气缸输出力稍有余量。缸径过小输出力不够,但缸径过大使设备笨重成本提高又增加耗气量,标准气缸,浪费能源。在夹具设计时应尽量采用扩力机构以减小气缸的外形尺寸。
4.活塞行程:使用的场合和机械的行程有关一般不选满行程,防止活塞和缸盖相碰。如用于夹紧机构等应按计算所需的行程增加10~20㎜的余量。
5.活塞的运动速度:主要取决于气缸输入压缩空气流量气缸进排气口大小及导管内径的大小。要求高速运动应取大值。气缸运动速度一般为50~800㎜/s。高速运动气缸选择大内径的进气管道;负载有变化的情况为得到缓慢而平稳的运动速度选用带节流装置或气-液阻尼缸则较易实现速度控制。选用节流阀控制气缸速度需注意:水平安装的气缸推动负载时,推荐用排气节流调速;垂直安装的气缸举升负载时推荐用进气节流调速;要求行程末端运动平稳避免冲击时选用带缓冲装置的气缸。
SMC气缸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日本SMC SMC气缸的分类SMC气缸种类:                             ①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②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                                                            ③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冲击气缸:这是一种元件。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的动能,借以作功。

日本SMC气缸的使用原理

版权所有©2025 宝利娱乐场真人游戏视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3018546号-1   sitemap.xml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扫码关注我们

Baidu
map